2017年化学硕士论文提纲精编_毕业论文-查字典大学网

2017年化学硕士论文提纲精编

2017-03-21 09:08:06am

论文提纲是对于课题相关研究内容与研究走向的一个框架性的阐述与设计,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2017年化学硕士论文提纲精编,欢迎阅读参考。

化学硕士论文提纲一

摘要 4-6

Abstract 6-7

引言 12-13

1 文献综述 13-25

1.1 同源模建 13-14

1.1.1 同源模建简介 13

1.1.2 同源模建的基本步骤 13-14

1.2 分子对接 14-16

1.2.1 分子对接简介 14-15

1.2.2 分子对接的基本步骤 15-16

1.3 降纤酶及免疫原性 16-19

1.3.1 降纤酶的临床应用及主要问题 16

1.3.2 免疫原性 16-19

1.4 果胶甲基酯酶 19-21

1.4.1 果胶甲基酯酶概述 19-20

1.4.2 黄曲霉果胶甲基酯酶抑制剂的研究意义 20-21

1.5 趋化因子 21-23

1.5.1 趋化因子简介 21-22

1.5.2 趋化因子表达与纯化的研究进展 22-23

1.5.3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23

1.6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23-25

1.6.1 选题依据 23-24

1.6.2 研究内容 24-25

2 白眉蝮蛇降纤酶的同源模建及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 25-36

2.1 引言 25-26

2.2 材料与方法 26-27

2.2.1 降纤酶氨基酸序列选择 26

2.2.2 白眉蝮蛇降纤酶的线性抗原表位预测 26-27

2.2.3 序列比对和基因树 27

2.2.4 白眉蝮蛇降纤酶的同源模建 27

2.2.5 白眉蝮蛇降纤酶的构象型抗原表位预测 27

2.3 结果与分析 27-35

2.3.1 白眉蝮蛇降纤酶的氨基酸序列 27-28

2.3.2 白眉蝮蛇降纤酶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的预测结果 28-31

2.3.3 白眉蝮蛇降纤酶的同源模建结果 31-33

2.3.4 白眉蝮蛇降纤酶的B细胞构象型抗原表位 33-35

2.4 小结 35-36

3 黄曲霉果胶甲基酯酶的同源模建及其抑制机理分析 36-47

3.1 引言 36-37

3.2 材料与方法 37-39

3.2.1 黄曲霉果胶甲基酯酶的序列确定 37

3.2.2 多重序列比对 37

3.2.3 模型的能量最小化优化与评价 37

3.2.4 分子对接 37-39

3.3 结果与分析 39-46

3.3.1 Blastp序列比对结果 39-40

3.3.2 PROMAL 3D序列比对结果 40-42

3.3.3 同源模建 42

3.3.4 同源模建的评价 42-44

3.3.5 抑制剂的分子对接结果 44-46

3.4 小结 46-47

4 人来源趋化因子CCL 1的重组制备、同源模建及抑制机理分析 47-57

4.1 引言 47

4.2 材料与方法 47-50

4.2.1 实验材料 47-48

4.2.2 pET-28a(+)-CCL1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 48-49

4.2.3 重组人来源趋化因子CCL1的表达 49

4.2.4 重组人来源趋化因子CCL1的分离纯化 49

4.2.5 Western blotting 49-50

4.2.6 重组人来源趋化因子CCL1的复性 50

4.2.7 酶活力检测和抑制剂的筛选 50

4.2.8 同源模建与分子对接 50

4.3 结果与分析 50-56

4.3.1 阳性克隆的筛选 50-51

4.3.2 CCL1在大肠杆菌细胞中的表达 51-52

4.3.3 人来源的趋化因子CCL1的分离纯化 52

4.3.4 人来源趋化因子CCL1的同源模建 52-53

4.3.5 人来源趋化因子CCL1抑制剂的筛选及抑制机理分析 53-56

4.4 小结 56-57

结论 57-58

参考文献 58-65

附录A 常用仪器一览表 65-66

附录B 大肠杆菌转化 66-67

附录C Western Blotting 67-6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68-69

致谢 69-70

化学硕士论文提纲二

摘要 5-6

Abstract 6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25

1.1 聚合物色谱填料的发展历程 11-12

1.2 聚合物微球的合成 12-16

1.2.1 悬浮聚合法制备聚合物微球 12-13

1.2.2 分散聚合法制备聚合物微球 13-14

1.2.3 种球溶胀聚合法制备聚合物微球 14-16

1.3 后交联反应的原理 16-19

1.3.1 付-克反应修饰聚合物微球 16-18

1.3.2 氯甲基化微球的后交联反应 18-19

1.3.3 悬挂双键后交联法修饰聚合物微球 19

1.4 灯盏乙素的简介 19-21

1.4.1 灯盏乙素的理化性质 20-21

1.4.2 灯盏乙素的药理学研究 21

1.4.3 灯盏乙素的药动学研究 21

1.5 灯盏乙素的分析和纯化研究 21-23

1.5.1 灯盏乙素的分析研究 21-22

1.5.2 灯盏乙素的纯化研究进展 22-23

1.6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23-25

1.6.1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3-24

1.6.2 本课题的内容 24-25

第二章 种球溶胀法制备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 25-37

2.1 引言 25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25-26

2.2.1 实验仪器 25

2.2.2 实验材料 25-26

2.3 实验方法 26-27

2.3.1 聚苯乙烯种球第一步溶胀 26

2.3.2 聚苯乙烯种球第二步溶胀 26

2.3.3 溶胀聚合反应 26

2.3.4 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的表征 26-27

2.4 结果与讨论 27-31

2.4.1 溶胀剂用量对微球粒径及分散性的影响 27-28

2.4.2 溶胀时间对微球粒径及分散性的影响 28-29

2.4.3 分散剂用量对微球粒径及分散性的影响 29-30

2.4.4 种球溶胀聚合反应条件的优化 30-31

2.5 种球溶胀法制备低交联度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 31-34

2.5.1 致孔剂的选择 31-32

2.5.2 溶胀聚合方法 32

2.5.3 低交联度PS-DVB微球的表征 32-34

2.6 种球溶胀法制备高交联度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 34-36

2.6.1 致孔剂的选择 34

2.6.2 溶胀聚合方法 34

2.6.3 高交联度PS-DVB微球的表征 34-36

2.7 本章小结 36-37

第三章 后交联法制备聚合物色谱填料 37-45

3.1 引言 37

3.2 实验仪器和材料 37-38

3.2.1 实验仪器 37

3.2.2 实验材料 37-38

3.3 付-克后交联反应制备聚合物色谱填料 38-41

3.3.1 付-克后交联反应 38-39

3.3.2 DVB用量对付-克后交联反应的影响 39

3.3.3 XDC用量对付-克后交联反应的影响 39-40

3.3.4 付-克后交联反应的优化结果 40-41

3.4 悬挂双键后交联反应制备聚合物色谱填料 41-43

3.4.1 悬挂双键后交联反应 41

3.4.2 催化剂用量对悬挂双键后交联反应的影响 41-42

3.4.3 反应时间对悬挂双键后交联反应的影响 42

3.4.4 悬挂双键后交联反应的优化结果 42-43

3.5 两种聚合物色谱填料的比较 43-44

3.6 本章小结 44-45

第四章 灯盏乙素的HPLC分析方法 45-51

4.1 引言 45

4.2 实验仪器和材料 45

4.2.1 实验仪器 45

4.2.2 实验材料 45

4.3 灯盏乙素的分析方法 45-48

4.3.1 灯盏乙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46-47

4.3.2 色谱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 47-48

4.4 灯盏乙素粗品的纯度分析 48-49

4.5 本章小结 49-51

第五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灯盏乙素 51-58

5.1 引言 51

5.2 实验仪器和材料 51-52

5.2.1 实验仪器 51

5.2.2 实验材料 51-52

5.3 实验方法 52-54

5.3.1 高效液色谱柱的装填 52

5.3.2 灯盏乙素粗品溶液的配制 52-53

5.3.3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53

5.3.4 分离效果的表征 53-54

5.4 结果与讨论 54-57

5.4.1 流动相比例对灯盏乙素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的影响 54-55

5.4.2 流动相流速对灯盏乙素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的影响 55-56

5.4.3 柱温对灯盏乙素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的影响 56

5.4.4 进样浓度对灯盏乙素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的影响 56-57

5.5 本章小结 57-58

第六章 中压制备色谱法分离纯化灯盏乙素 58-65

6.1 引言 58-59

6.2 实验仪器与材料 59

6.2.1 实验仪器 59

6.2.2 实验材料 59

6.3 实验方法 59-61

6.3.1 色谱柱的选择和装填 59-60

6.3.2 溶液配制及色谱条件选择 60

6.3.3 中压制备分离灯盏乙素 60-61

6.3.4 产品分离纯化参数 61

6.4 结果与讨论 61-64

6.4.1 流动相比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61-63

6.4.2 流动相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63

6.4.3 色谱分离条件优化结果 63-64

6.5 本章小结 64-65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65-67

7.1 结论 65-66

7.2 论文创新点 66

7.3 展望 66-67

参考文献 67-72

致谢 72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院校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