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大学生创业故事:自主创业当“特色农民”_大学生创业-查字典大学网

80后大学生创业故事:自主创业当“特色农民”

2016-03-23 11:12:39am

面对逐年增大的就业压力,选择创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查字典大学网欢迎大家阅读80后大学生创业故事。

把养鱼和种菜结合在一起,就可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长”,这样“鱼菜共生”的养殖模式乍一听似乎有点天方夜谭,但在汕头市澄海区上华镇渡头村的一个特色农业种养园内,两名潮汕籍“80后”大学生陈泳和陈创伟,却巧妙运用自身所学到的专业技术,将其变成了现实,走出一条自主创业的新路。

75立方米的鱼池养了1亩鱼塘的量

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澄海区上华镇渡头村外砂河畔的一个近1000平方米的白色薄膜温室大棚,探访陈泳和陈创伟两人每天工作的地方。

记者走进大棚发现,棚内的温度比起室外要高出好几摄氏度。棚内的种养池被划分为块状“田地”,一块块长方形生物浮床就在种养池上一字排开,浮床上的一个个小孔上露出大小不一的十几个品种的蔬菜,而大棚内侧还有一个直径约8米、高约1.5米的圆形鱼池,清澈的水里可见一尾尾塘鱼穿梭觅食。

“这是一种新型的‘鱼菜共生’复合耕作模式”,陈泳告诉记者,他们将鱼池和无土栽培蔬菜的种养池形成一个水循环系统,带有鱼类排泄物的鱼池水经分解去菌后,排入种养池作为水培蔬菜肥料;而水培蔬菜充分吸收水中有机物质后,水又排回鱼池内使用,“每天只有约0.5%的水损耗,不仅绿色环保,而且循环利用。”

那么,这种新型的栽培方式效益如何呢?据陈泳介绍,虽然他们种养园内的鱼塘仅有75立方米左右,但其中却饲养了3000多条澳大利亚宝石斑鱼,这相当于传统养殖方式下1亩鱼塘的养殖量,而且这种新方式养鱼,因与外界完全隔绝,不用担心鱼体病菌和寄生虫的问题,鱼产品完全是绿色健康的。

而在水培蔬菜方面,陈泳说,种养园内目前栽培了泰国西洋菜、意大利红珊瑚生菜、银丝菜、白菜等30多种时菜,可根据时节和需求进行轮种,每天可收获25至50公斤,“这种水培有机蔬菜肉质稚嫩,口感清新,是真正绿色食品。”

大学生创业当农民建新型农业种养园

对于绝大多数的毕业大学生来说,当公务员、进入国企业或实力强劲的民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陈泳和陈创伟却选择回到并不发达的潮汕老家,从事许多人都不愿意接受的农业生产工作,他们的创业是否一帆风顺呢?

谈起自己的选择,陈泳笑着告诉记者,他和陈创伟两人其实是“早有预谋”的。原来,陈泳和陈创伟自2010年从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在广州市番禺区从事水产养殖工作,从中学习到相关的水循环处理技术。

2012年年底,陈泳和陈创伟两人从国外的一些资料上了解到利用水循环进行“鱼菜共生”的种养技术,萌发了进行试验的念头,并在一块20平方米的空地上进行试点,2014年8月,掌握了一定专业技术与实践经验的两个青年回到家乡,利用自己前些年工作收入的积累和家里的部分资金支持,投入16万元左右,创办了“鱼菜共生”种养园。据了解,这也是粤东地区目前唯一的一家。

如今,种养园内的工作几乎全部由陈泳和陈创伟两人承担,他们每天上午要蔬菜育苗和喂鱼、下午主要是收获并进行分类包装,然后分工把蔬菜送到最近也在10公里以外的各个分销点,“工作很是辛苦”。

不过,在辛苦之余,陈泳和陈创伟也认为自己的创业其实还面临着许多“短板”。由于在市场营销领域属“门外汉”,而且“鱼菜共生”模式对于粤东地区的许多市民来说,还是非常陌生的,陈泳和陈创伟两人栽培出来的第一批约1000斤白菜在收获上市时,只卖出200斤左右,眼看白菜在园里变老或烂掉,无奈之下只好将这些白菜半卖半赠给附近的学校及工厂食堂,这大大地打击了他们的信心。

“现在的销量还是跟之前差不多,市场依然没有拓展好。”陈泳告诉记者,通过第一次的“失败”教训后,他和陈创伟两人依然十分看好“鱼菜共生”模式在粤东地区的发展前景,目前他们已经开始琢磨着改变策略,在加强宣传的同时,一方面利用网络优势,将网上微信销售和网下定点销售相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则要根据顾客需求和季节时令进行调节轮换生产。

以上就是查字典大学网为同学们带来的“80后大学生创业故事:自主创业当“特色农民””内容了,希望看完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力量,对同学的生活有所启示,更多内容在这里,请继续关注我们。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院校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