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超市创业故事分享_大学生创业-查字典大学网

有关超市创业故事分享

2016-03-29 02:30:51pm

成功者往往有个计划,而失败者往往有个托辞。编辑老师给您带来的超市创业故事,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2002年9月。陈小明在广东省东莞市工业区开了一家小超市,生意一直清淡。

2003年春节,陈小明关了店门,回老家江西临川过年。他到市里最大的一个超市买年货,发现那里正在搞促销活动,东北大米只卖1.36元1公斤。陈小明知道,超市卖东北大米,基本上是零利润。

看着熙熙攘攘的顾客,陈小明突然明白了。超市卖特价商品,是靠低价吸引顾客,造成所有的商品都便宜的错觉。

回到东莞,陈小明拿出毛巾、袜子、纯净水和香烟等40种小商品,来做特价促销,占所有商品的5%左右。

结果,顾客络绎不绝。一天下来。营业额竟是以前的十几倍,虽然许多东西是零利润,但是,卖出去的其他商品是平时的几倍。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陈小明发现,他的东西卖得多,在批发商那里进货就多;进货多,批发商给的价格就低,他就有更大的降价空间或者利润空间。另一方面,他的货走得快,货物更新就快,上架商品总是先人一步,小超市进入良性循环。

周围小店纷纷跟进,开始搞特价销售。此时,陈小明已经把特价销售的策略运用得炉火纯青,他知道哪些商品特价最能吸引消费者,每过几天,他就调整品种,常换常新,令模仿者无所适从。

在工业区开店,顾客群以打工族为主。陈小明发现,很多打工仔和打工妹的胸口上都别着厂牌。看着厂牌上的照片和姓名,他又想到一个促销办法姓氏促销。每天,他选定一个姓,凡是这个姓氏的消费者,只须成本价,就可以买到店里的任何商品。

促销方式一经推出,立刻引起众多打工者的关注,每天光顾小店的人更多了。

高兴之余,陈小明发现了一个问题,只要姓氏是今天选定的,就可以无限制地购买店里的任何商品。很多朋友就会委托代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样一来,很多利润就白白地流失了。

陈小明马上规定,每天受惠的商品不能超过5件。

陈小明乘胜追击,推出生日促销,结合姓氏促销,都有浓浓的人情味.很受顾客的欢迎。

有了几次成功的策划,陈小明的嗅觉越来越敏锐。广东的天气炎热,打工仔、打工妹们常常加班到深夜,大多数人都有吃夜宵的习惯。于是,陈小明买来十几张折叠桌,晚上摆在店门口,22时以后,酒水和副食品全部打折销售。进价18元一瓶的啤酒,在别人那里,最低也要卖2.5元,他只卖2元。

陈小明的点子一个接一个:每天早上8时到8时30分,米面酱醋和海带、鱿鱼、墨鱼等干菜打折销售。以吸引当地居民;每天中午12时到12时3O分,部分日用品和副食品打折销售,以吸引中午下班休息的打工群体。他专门取了一个名字,叫做经济半小时。请人用毛笔写了大字,贴在店门口。这一下,连央视品牌栏目都为他做了免费广告。后来,他又在店门口摆了一个报架,每天买几份报纸,放在那里,给顾客看。他又买来一套二手的卡拉0K设备,放在店门口,供消费者免费娱乐。这些举措都用不了多少钱,却为小店增加了人气。

这些层出不穷的招数,让同行们拙于应付,很多店主不得不将商店转让。陈小明开起了分店。随着生意水涨船高,他还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想将分店开到广州去,希望将事业越做越大。

以上就是查字典大学网为同学们带来的“有关超市创业故事分享”内容了,希望看完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力量,对同学的生活有所启示,更多内容在这里,请继续关注我们。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院校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