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误区:误以为高分就会录取。这无疑是片面的,别说是还有复试,就是高考也还有个录取的步骤要进行。高分只代表你获得了下一步的入场券,顶多就是站在了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记住这只是暂时的、相对的。
第二个误区:误以为高排名就不会淘汰。高排名并不意味着最后会入围录取,同样的道理,这也只是暂时的表象,在复试环节很可能有许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不要盲目高兴;相反,要更多地做好准备,保持和扩大自己的优势。
第三个误区:误以为学校存在暗箱操作。公正问题不是你一个区区学生能独力扭转的;怨天尤人的最后下场都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聪明人不会老纠缠在这个问题上。务必记住这不是自己目前要努力的方向,你所要做的所能做的就是苦练内功巩固和加强自己。
第四个误区:误以为导师提问都很刁钻。恰恰相反,导师绝大部分都是见识广泛、通情达理、笑容可掬的非凡之士,他们普遍理解寒窗苦读的不易。导师提问一般就是两个方向,一是涉及你的专业的内容,二是有关当前时事的内容。前者你不会摸不到头脑,后者适当关注点就可以了;事先要思考可能出现的情况。
第五个误区:误以为复试时就选定导师。只有博士考试招生才是报考之际就基本选定了导师,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选派不是复试的时候决定的;某些不知情的报考者甚至以为自己一开始准备考试就可以预定某某老师,真正选导师是在新学期开始后进行的。可以和导师取得些联系,但不要一厢情愿地捆绑。
第六个误区:误以为听力口语考试都是一样的。并非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外语听力口语考试形式,但还是有比较多的模式的。比如有些学校的口语是要对话的,有些学校的口语则只要自己演讲就可以了;又比如有些学校的口语听力是同时进行的,有些学校则是分开进行的。情形不一而足,要先了解清楚。
复试既是学生的一大难关,同时也是学生的机遇。可以反败为胜的机会。复试有多对一面试、无领导小组面试形式,面对形形色色的导师,提前做好以下应付复试的准备。
1)内在知识准备:英语、专业课、导师会问到的各种问题。
2)摆正心态:面试很重要,但是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让自己放松准备才是王道。
3)总结前辈教训:关注网络师哥师姐经验谈,对于你也许有不一样的帮助。
4)提前了解信息:包括专业上的饿前沿信息、报考院校信息、导师信息等。
5)其他可利用资源:将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合理利用,例如联系导师,联系师兄师姐全方位打听报考院校相关资源。
复试是一种经过导师们精心设计,在特定场景下,以导师对学生的面对面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测评考生的知识、能力、经验等有关素质的一种考试活动。复试是导师挑选学生的一种重要方法。复试给导师和学生提供了双向交流的机会,能使导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了解,从而双方都可更准确的做出录取与否的决定。希望各位考生都能重视起来,顺利通过复试!
南昌2013年首期“千村千名大学生”本科班开班
石家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程确保实现登记失业率为零
政协委员谈大学生就业:转变理念是良方
福建高校毕业生24.2万人 鼓励面向基层就业
海南省政协史贻云:政府和社会应共同扶持大学生创业
政协委员:大学生收入低可承受 须转变就业观
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3.2万人
2013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就业压力巨大
求职季,职场人如何进行维权?
全国政协委员杨文:解决供需矛盾以应对大学生就业
南昌大学校长:高校要把学生当子女一样推荐就业
杭州应届生“春招”现场火爆 企业大打福利牌
对美术院校史论和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建议
于洪泽:大学生制作简历要把握底线
应届生求职反馈报告:“霸笔”“霸面”者反成功
山西:未签约免费师范毕业生双选会2月20日举行
硕士生就业形势持续低迷 研究生与专科生抢饭碗
青海民族大学2013专场招聘会3月30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