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逻辑填空这一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词语辨析能力和词语实际运用能力。如何应对这一题型呢?考生除了要具备基本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外,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专家根据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语感法;二是准确释义法;三是望词生义法;四是联想想象法;五是排除带入法。
一、语感法
在语言文字学科中,语言感觉是十分重要的。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淑湘说:言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语言感觉从哪儿来,这就要依赖于平时课堂上的积累、课余文学阅读中的修养、生活中的关注和注意。语感蕴含在朗读之中,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有效的方法。言语的学习和应用可以说无处不在,生活即学习,社会即学问。而词语的广泛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们平时五花八门的社会交往、天花乱坠的广告词、形形色色的书刊杂志等,都是学习和积累的途径。通过这些主观学习,加上生活中耳濡目染或潜移默化的感染,就形成了我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即语感。
语感普遍存在于听、说、读、写之中,所以,培养语感能力应紧紧围绕听、说、读、写来进行。多听多读,接受范文熏陶,提高语感能力。首先要多听经典范作品。可选择精彩范文、演讲稿、广播稿,反复听。要求听准、听清楚、听完整、抓要害。从语音、语调、节奏、重音、停顿等方面充分感受、反复琢磨,并跟随练习。这样自然会使自己的语言变得流畅、正规,语言感受力得以提高。
二、准确释义法
不管是在考试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都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由于汉字构词的特殊性,在声音和表意方面达到了比较完美的结合。但是,有的字词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有的字词甚至和它最初的表意和功能大相径庭。如果我们仅从汉字的构造上去分析、推测和判断它的含义,有时就会相去甚远,或许是风马牛不相及。
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对于一段文字来说,它所处的那篇文章是它的语境;对于一个词来说,它所处的那句话是它的语境。要确定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在语境中考虑。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一个语境中,每个词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意义(特定的双关修辞例外)。
因此,考生在考场上能否比较正确的理解字词,还得依赖于考生平时文化积累和文化思考的程度。如果说连准确都说不上,即使是对于一般的汉语言学者来说,准确释义都是比较困难的,更何况是对汉语言仅停留在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普通考生而言,就不能妄加责难了。因为积累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知识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历程。同时要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准确地使用词语。公务员考试考查这方面知识,实质上也在考查考生在一定语境中的文化积淀和语言运用能力。
三、望词生义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用表意体系的符号来表达汉语的词或语素。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特点。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字。如:车、上、明、问等。车、上、明等字的形体来直接表达语言里的词义,问既能表意又能表音,门表音,口表意。汉字系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现代汉语的很多汉字或词语的形式和读音较以前发生了一定差异,甚至根本性的变化。这对于我们从汉字的构造和读音来考察其意义,增加了不少难度。
但是,我们在遇到自己不能准确解释或果断选择的时候,不妨可以用望词生义法。顾名思义,望词生义就是看到词语,根据自己平时构字、用词的学习和领悟中,估计和推测该词的意义和用法。
四、联想想象法
想象,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对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是通过赋予若干对象之间一种微妙的关系,从中展开想像而获得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产生的美感形成了特有的印象,而对视觉形象的记忆又随着人的思维活动形成了知觉与感觉形象的联系。联想是人的头脑中记忆和想像联系的纽带。由人对事物的记忆而引发出思维的联想,记忆的许多片段通过联想形式进行衔接,转换为新的想法。主动的、有意识的联想能够积极而有效地促进人的记忆与思维。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充分的运用大脑和知识进行逻辑思维的过程,也可以训练考生的开放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同样,我们在做题时,可以借用这种思维模式。如果所给选项中,有的词语不容易区别或难理解,就可以把词语中比较费解的语素,通过联想或想象的方式进行组词或造句。而且,组的词或造的句是我们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人人皆知的。这样可以化难为易,把抽象变为具体,把知识联系生活。自然,做题就不是很困难了。
五、排除带入法
排除,即把最不可能的干扰选项排除掉,再把相似的两项带入句子,综合运用以上各种技巧,最终选出答案。在考场上时间是十分宝贵的,可谓争分夺秒,既是知识的较量,也是解题技巧的角逐。谁能驾驭知识,争取时间,谁就是胜利者。而且,把各种知识和技巧综合运用,本身就是综合能力的体现。
专家认为,在生活中也好,在考试中也罢,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研究是灵活使用词语的关键。只有从语句中去分析、把握词语的内涵,理清汉字的发展极其规律。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学习、研究词语,不只是为了考试,能把所学知识作为改变生活、改造社会的武器却是永恒的快乐。
以上就是查字典大学网为同学们带来的“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选词填空题五步速成大法”内容了,希望看完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力量,对同学的生活有所启示,更多内容在这里,请继续关注我们。
国考申论热点荐读:《中华诗词大会》让古诗文大放光彩
2017申论范文欣赏:文化需“引进”
2017申论时评:多元就业,敢做“不一样的烟火”
2017年黑龙江公务员笔试将于4月22日进行
2017年吉林公务员考试职位分析应届生报考空间大
2017年广州公务员考试报名明日下午4点截止
2017年上海公务员职位报名统计参考[截至28日15时]
2017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公告将于今日公布
送货员改变雀巢
2017申论时评:让快递小哥有保障有尊严
2017公考申论答题技巧详解之三大方法确定文章立意
毋须等
2017年,致奋斗路上的自己
关于恐惧的心灵故事,如何克服你内心的恐惧?
2017年吉林公务员考试公告解读之四大变化参阅
山东省考于4月22日开考 从基层人员中招乡镇公务员
马云不允许迟到
上海公务员考试职位报名首日 五部门报名人数过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