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常识判断部分对于广大考生来说一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特别是常识部分中涉及专业知识的法律常识,更是让考生头疼不已。法律常识知识点多,专业性强,要想得到高分,必须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因此,及早着手备考是很有必要的。为了方便大家备考,专家特意为大家整理了法律常识中比较重要的基本概念,供考生参考。
一、刑法学重点概念
1.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正当防卫:《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3.紧急避险:《刑法》第21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4.犯罪中止:《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民法学重点概念
1.善意取得:善意取得,指受让人以财产所有权转移为目的,善意、对价受让且占有该财产,即使出让人无转移所有权的权利,受让人仍取得其所有权。所谓善意是指受让人不知道出让人为无权处分人,或者受让人应当知道却非因重大过失而不知道出让人为无权处分人。善意取得既适用于动产,又可适用于不动产。
2.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自愿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有以下三个: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有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为他人管理事务。
3.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四个:一方获得利益;他方受损失;获得利益和受到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获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
三、行政法重点概念
1.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公共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行政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2.一事不再罚原则:同一违法行为已受到罚款处罚,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给予罚款处罚。
3.行政复议: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专家总结的以上法律概念均是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中极有可能考查的考点,希望广大考生加强理解,认真掌握。
以上就是查字典大学网为同学们带来的“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充电站:基本法律概念”内容了,希望看完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力量,对同学的生活有所启示,更多内容在这里,请继续关注我们。
河北科技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信息
河北金融学院2017年考研调剂信息一览
中原工学院2017年考研调剂信息参考
绵阳师范学院2017年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
2017年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成都)考研调剂信息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2017年考研调剂信息
2017年黑龙江科技大学考研调剂政策公布
2017年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硕士研究生接受调剂公告
烟台大学2017年考研调剂信息荐读
2017济宁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预通知一览
2017上海海洋大学考研招生预调剂平台启动
安阳师范学院2017年考研调剂通知参考
闽限制招录失信人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2017申论时评参考:青年人不能缺少财富观教育
2017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荐读:申论作答六大忌
2017年山东莱芜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招聘公告出炉
浅谈2017年山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待遇有何不同
乡镇公务员最低服务五年,学会安静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