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通过微信、QQ、陌陌等发生的微传销新形式出现的传销活动,正在加速扩张,成为监管部门的灰色地带。《法制日报》于今日独家获取的一份报告显示,由于微传销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特点,参与微传销的人数和金额难以统计,但保守估计,参与人员千万人以上,参与金额达数千亿,无论人数和金额都远远超出传统传销(据7月16日《法制日报》)。
|综合分析*
[微传销的影响与危害]
传销和变相传销不仅严重扰乱社会正常经济秩序,而且还严重危害到社会稳定。在经济学层面上,传销以欺骗为直接手段,出售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资源。参与者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解脱的方式就是发展下线,骗别人。一个庞大的骗子网络建立起来和无限制发展下去,社会上人与人的信任资源将无限流失,终究会动摇市场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而在社会学意义上,传销能在短时间内瓦解社会基本单元家庭,动摇社会稳定的基础。传销活动参与者多有相同的经历,就是被亲戚朋友以介绍工作为名,骗到外省市。最后结果往往许多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有的因洗脑过分投入,精神接近崩溃边缘。
[微传销的特性]
网络微传销与现实传销最大的不同:
一是没有空间局限,在沿袭传统传销模式欺亲骗友的同时,更能够通过网络拉拢引诱更多陌生网民的参与。
二是玩弄新概念,以金融互助慈善复利等方式或名义来掩饰实质性传销,更具欺骗性。
其三,微信、支付宝等网络快捷支付的普及应用,给微传销快速运作提供了契机,更会引发众多涉世不深或缺乏辨别能力的网友加入微传销。有报道显示,目前参与微传销的人员保守估计已过千万。更因为网络微传销较之现实传统传销有太多的优势和欺骗性,也给政府相关部门的打击整治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第四,寄生网络平台上的金融互助投资传销平台具有极大的隐蔽性,伴随着参与人员流动性、跨区域性和跨境性等特点,再加上相关法律的滞后性,以及对金融互助投资平台的定性和取证等难以确定,加大互联网微传销监管难度。
[参考对策]
总结:
第一,制定和完善打击微传销的法规制度,将微信、QQ等社交或可能成为微传销载体的平台企业纳入连带责任范畴,实行齐抓共管,不给微传销留有传播空间和渠道。
第二,相关部门在整治打击微传销的观念和技术上都要有创新意识,既要对微传销零容忍和保证精准打击也要防止和避免误伤。确保在对微传销实施严厉打击的同时,又不会因此给真正互联网企业创新带来任何不利与烦恼。
以上就是查字典大学网为同学们带来的“申论热点:“微传销”是撕裂社会的大隐患”内容了,希望看完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力量,对同学的生活有所启示,更多内容在这里,请继续关注我们。
办公室恋情恶果VS好处
90后求职女生吴丽春:“相信勇敢之后必有春天”
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亟须顶层设计
职场为人处世三大准则:爱岗敬业 不卑不亢 自信坦然
创业,会给职业生涯加分多少?
中国IT城市满意度排名
15个细节助你走向美好的职业生涯
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排名 上海居首
大学生利用过年前短短的十几天兼职
大学生如何弥补自身的求职劣势
彩虹族成职场白领新宠
高校“求职达人” 毕业即获50万年薪 做好职业规划
别把职业规划当成口头禅
2010全球城市排名中国七城市上榜 北京排名十五
新兴职业发展遇瓶颈 或"无地用武"或"有市无人"
大一小伙骑单车37天到拉萨 全程2166公里
关于主动性的三个小故事
职场白领热门电影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