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专业的开题报告范文(2)_开题报告-查字典大学网

经济类专业的开题报告范文(2)

2016-04-22 09:42:13am

三、资源型城市概念及分类

1.资源型城市概念

对于资源型城市的概念界定问题,目前国内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并无统一的说法,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解释。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观点:

在定义时,侧重于城市的资源开发,如郑伯红(1999)在其研究中指出,资源型城市作为专门化职能城市的一种,是指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或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开发促使其再度繁荣的城市。

2.资源型城市分类

对于资源型城市的分类,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的分类方法,本文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一)以资源开采程度划分

根据资源的开采规模,进一步可细分为资源型未枯竭型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顾名思义,资源枯竭型城市就是城市自然资源开采量几近枯竭或是已经枯竭,资源性产业对经济支撑作用已减弱或完全失去。随着对资源开采规模的不断加深,一些地区资源可采量逐渐减少,如云南东川、辽宁阜新这样的城市,当铜矿和煤炭资源可采量基本枯竭的情况下,对城市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另外,针对森工型城市这一类特殊的资源型城市,由于森林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出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需要,森工型城市森林可采量大幅降低,对于该类型城市来说这是一种政策性枯竭,如黑龙江伊春、吉林白山这样的城市就是这种情况。资源未枯竭城市则是相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言的,具体分析时一般不单列。

(二)以资源类型划分

根据资源的种类不同,资源型城市可进一步分为石油型城市、煤炭型城市、冶金型城市、森工型城市和其他城市五类。这里主要依据资源型城市主要矿产的类型来划分,对于复合型资源的城市,以矿产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最大份额的矿产类型进行划分。

四、研究目标、框架、创新与不足

1.研究目标本文拟通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态的、历史的、制度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现存以及可能的各个资金来源渠道的融资现状和能力,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现行的融资体制对融资的作用,并且尝试建立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机制及其效应的框架和模型,检测和评价我国现行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机制的状况,从引入市场竞争方面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的思路,提出如何提高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机制运行效率、改善其运行效果、拓宽其渠道、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2. 研究框架本文从结构上分为七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章:引言,概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并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了界定和分类;

第二章:基础理论,重点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区域金融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我国资源型城市概况及转型面临的问题,描述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征,重点论述了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需求和供给分析,以阜新为例,采用计量的方法对其“十二五”时期的转型资金需求、供给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股票、债券、自筹资金、其他资金等各个渠道资金供给情况,尤其对资金供需缺口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章: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发展现状及对资金筹措的阻碍作用,总结了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历史演进,并以阜新为例重点研究了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运行效应,融资体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现行融资体制对资金筹措的阻碍作用;第六章:国外资源型城市融资政策借鉴,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德、法、日、美4 个国家的资源型城市(或地区)的转型融资典型,提出了一些共同的政策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七章: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的思路及建议,通过前述定量及定性分析的结果,针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模式进行设计,设计市场化的融资路径,探讨满足转型资金需求的融资模式问题,并依据阜新市转型过程中融资的特点和问题,从政府、投资主体角度提出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的政策建议。

1.研究创新

首先,本文将研究主题选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融金方面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融资体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如何系统地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融资体制。这一研究在国内外涉及较少,因此对该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有所贡献。

其次,本文利用计量的方法,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的需求与供给缺口进行测算,并且通过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现行融资机制及效应的分析、评价和计量检验,探究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机制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融资体制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性。

最后,本文有机融合财政学、金融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融资机制及其效应进行研究,提出完善融资机制的思路和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措施,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学科都有所丰富。

2.研究不足

首先,本文提出的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运行效应的评价分析使用的现代计量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其次,在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的政策建议中,受时间和研究水平的限制,对政府、市场、融资主体如何实现一体化发展,推进资源型城市融资实现跨越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五、论文提纲

目 录

1. 引 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篇三:国际金融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一、 论文题目

台湾金融改革对银行产业之影响。

二、研究动机

金融为国家经济发展之基础起初对于金融活动采取种种限制与严格管制是为7金融抑制8。但是受到世界贸易自由化及信息科技发展的影响全球化己然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之主要趋势。愈来愈多的个人与厂商企业将其事业与投资范围扩展到国际间使得各国的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得不随着贸易及资金的流动而朝向国际化发展。因此为求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适当的金融改革与金融体制健全发展进行7金融深化8是必要的手段。

然而要将原来实行严格管制的封闭性经济社会跨入开放自由的国际市场必须是经过长时间的制度峰正与环境适应后才有可能逐渐进入全球性的国际市场。但是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己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等待准备好才进入国际市场。最快达成国际化及全球化的方式之一即为加入国际组织以国际组织会员的身分得到国际资源的帮助及优惠等条件不但加速国内经济的成长同时拓展国际市场增加国家收益等等的优点使得各国纷纷以加入国际组织为全球化的首要目标。

但是在享有利益的同时加入之会员国亦需将国内市场开放成为.国际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政府应优先考虑国内的经济与市场是否经得起国际性的冲击并且为即将成为国际性的市场做最完善的准备。例如交通运输、电信通讯、金融服务等等这些基本设施的准备与管理除了配合国际市场需求外更应该以增强本国产业对外竞争能力为主要目标。尤其金融服务业对于影响国内经济最大因此在进入国际市场前除了必须了解国际性金融环境外对于本地的金融服务产业之发展与现况更应该认识清楚以便于为迎接全球化而准备。

三、研究目的

一般而言亚洲大部分的银行组成是由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而成立或是财团或家族集团为了替相关企业筹措资金来源而设立。(李佩芝、庄安棋2004)。台湾银行的发展过程亦如一般亚洲银行组成相同由政府、财团、家族集团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替相关企业筹措资金来源而设立。台湾经济发展初期为稳定物价、安定金融及发展经济目标当局政府采取严格管制金融制度。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改变、国际组织的成立、加上通信科技的发达资金的自由流动的趋势下对于金融管理进行弹性调整与开放措施朝向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国际化方向推动。

近年来台湾经济的快速成长、台商的外移以及消费金融的兴盛在这多变的金融环境下政府当局以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国际化为主要目标采取金融开放政策、修改金融制度的方式主导本地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改革与转型。银行产业在这一波波的改革与转型方案中是受影响及冲击最大也是关系着改革与转型成功或失败最重要的关键因素。但是在一切的金融改革措施主要是以符合全球金融市场环境的需求为目标的前题下台湾政府当局所主导的金融改革与转型策略如何影响本地银行业以及是否适合本地银行业的发展乃本论文主要研究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拟针对下列之事项进行研究。

一、全球金融环境变迁对银行产业之影响。

二、台湾金融改革过程与制度分析。

三、台湾金融改革对本地银行业之影响。

是后经由分析结果提出台湾金融银行业之未来发展策略与可行之方向以供相关单位之参考与建议。

四、研究方法与限制

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探讨法与归纳分析法首先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书籍、论文期刊、报章杂志含括经济、金融发展相关之文献与统计资料以及相关法规进行整理归纳出全球金融演进方向及台湾金融改革策略对台湾银行业之影响。同时采取相关台湾金融统计资料长期时间序列方式分析并实证经由实行金融改革后银行业之成果。

基于银行的属性为市场信用中介机构经营的特性不同于一般企业其受到国家制度的监督与管制。必须透过良好的策略规划才能跨越国界的藩篱成功进军国际市场。在金融改革开放策略的实施后对于银行产业的影响范围甚广对于银行业内部环境之影响包括货币、外汇、经营项目、金融商品等;而对于外部大环境之影响将是迁动整个金融机构系统之改变及国家政策之修订。因此本论文讨论之范围是以对于整体银行业之改革方向、国家管制政策之改革策略为主要研究主体;而分析之项目是以台湾的金融制度改革策略对本地银行产业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与探讨。由于金融改革项目所涉及层面非常的广泛并非个人或一篇论文研究可以完成的因此本论文将金融改革项目及影响范围以平衡计分卡提出之四构面为分割基础再由四构面加以分析金融改革之策略目标及银行业成果评估。

五、研究创新与贡献

台湾金融业之初期是采取传统保守的方式为了跟上国际发展的脚步台湾对于金融改革之策略采取依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因应并以诱导的方式引导银行机构进行改革与转型。尤其在决定加入WTO之前后金融改革更是如火如茶的展开对于金融改革议题的研究与讨论更是不胜枚举的情况下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与贡献如下。在许多论文及研究报告对于台湾金融改革措施大多数是以现阶段政策评论的方式提出讨论而本篇研究是从国际金融环境转变的角度来分析台湾金融改革历史及其实施之策略此为创新之一。

另外多数研究方法是以模型量化之方式来验证银行经营绩效本篇研究则依据实际银行产业的长期经营之金融统计资料来分析银行配合金融改.革过程及成果趋势则为创新之二。

以银行体制为研究范围者大多数是以银行各别绩效、一财务或风险等做为个别深入研究项目本研究是以金融市场中之银行产业为对象以市场结构、顾客面、企业流程及学习创新等项目做市场分析则为创新之三。因应国际经济环境的变迁台湾所提出的金融改革政策对于本地银行业所造成的重大冲击与改变其成效评估与对未来发展之建议为本研究贡献。

六、研究架构

本论文之研究架构主要包括:

第一章绪论说明本研究之基本动机与目的。由于信息科技发展推动全球自由化风潮全球金融环境的改变实与各国金融机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二章与第三章主要针对金融产业外部环境分析。第二章对于全球国际经济随着全球化投资引发金融环境之变迁进行说明。基于全球资金自由流动的驱使金融自由化在各国如火如茶的展开在金融体系与管理的理论基础下整个全球经济环境的改变阐述于本章节。第三章基于全球经济环境的改变、国际金融的转型对于整体银行产业而言国际性跨国银行兴起同时为维持稳定安全的金融秩序国际金融规范亦随之改善其规定影响银行机构组成发展与策略。本章节主要以跨国性金融机构为改革策略与现况进行金融产业环境分析。

一经由金融产业外部环境的分析结论对于台湾金融环境与金融机构之演进与改革成果之分析说明于第四章与第五章。第四章对于台湾金融环境之演变深入的说明并对于台湾近期金融改革策略管理之拟定及实施方式研究以及进行台湾金融产业之分析。第五章将台湾实施金融改革前后银行业实际发展成果之数据分析。

第六章对本研究结果做总结论述。以平衡计分卡之四构面为基础对于金融产业大环境之分析结论与台湾金融产业内部环境之分析结果整理台湾金融机构面对的机会威胁结合自身的优点缺点提出台湾在金融改革的后续可行方向与方法提供政府与业界未来营运之建议与省思。

七、论文提纲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动机

第二节研究目的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限制

第四节研究创新与贡献

第五节研究架构

……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院校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