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里乾坤 禅香入欢_青春励志-查字典大学网

静里乾坤 禅香入欢

2015-09-23 02:36:47pm

静里乾坤 禅香入欢

人问寒山路,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月出雾朦胧。

叶落秋风起,数里入云峰,寂寞空山里,拔芒觅旧踪,

苔径无人履,唯闻流水声,夜板清澈耳,划出一片空。

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听一首意境空远的《寒山诗词》,琴音浅浅,一弦一韵,如同大自然一草一木的呼吸。静水无尘,兰草幽淡,此刻,无论多少浮躁的心灵,都可以在瞬间归于平静。

随着清远的韵律,我们仿佛顿然了悟,放下执念,和这个缤纷的凡尘告别,告别曾经爱过的,告别曾经怨过的,去深山禅林,在缥缈的云雾里,寻觅僧踪禅意。

收拾好一些与禅佛相关的诗词,在月光下晾晒,于清风时节,取出来品读。这样安静的背景下,禅意自会在纸间漫溢、云中舒卷、风中流淌。

不知是谁说过,禅外之人,不可说禅。就像佛门中人,不可逾越红尘。佛有佛的戒律,魔有魔的规矩,人有人的尺度。可我总觉得,世间万物,灵性相通,乾坤大地,万法归一。我们在天地间游走,随着时光,如漂萍一样流向远方。遇见可以遇见的,拥有能够拥有的,也忘记需要忘记的。

此时,听一曲梵音,将浮尘关在门外,眼前,文字中仿佛有一条幽深的山径,通向菩提道场。那里有手持禅杖的僧者,有云中对弈的仙人,也有山间砍柴的樵夫,有荷锄采药的药农。而我们,就是这山林里缺席的人,总因贪恋红尘繁华的烟火,每一次,都是迟来的一个。

叶落秋风起,数里入云峰,寂寞空山里,拔芒觅旧踪,苔径无人履,唯闻流水声,夜板清澈耳,划出一片空。无意之时,日月如流,稍纵即逝,光阴似电,一闪而过。在岁月的云烟里,回望曾经,千年如一日。纠缠于现世的迷雾中,坐看红尘,一日又似千年。曾向往任由天地相移,我自端坐岩石,听山风过耳,清泉潺潺,乾坤明朗,日子安宁。这是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很遥远,其实,它就在身边。

浮世清欢,如梦无痕。厌倦了凡尘往来,所以更多的人愿意做一株平凡的植物,尽管微妙,却有着比人类更简单、更质朴的生存法则。只想着如何安静地过完日子,不在意前因果报。在佛眼中,一草一木皆有情,一花一叶总关禅。佛陀所途经的地方,哪怕山穷水尽,寸草不生,因了佛的到来,都有了禅意,有了慈悲。

有人问,修佛的路途到底有多远?需要耗费多少光阴?佛陀用了千百年的时光来修行,历尽万千劫数,在彼岸佛国,为众生遍植莲花。而我们只需放下业障、贪嗔,找一只渡河的船,便可登岸。佛度有缘人,这个过程,也许刹那,也许一生。渡河的那艘船是什么?是佛殿檐前的一只蜘蛛,是寺院回廊的一缕荷风,是放生池畔的一株水草,抑或是漫天缥缈的一粒粉尘。

花开见佛,佛在哪里?万木凋零的旷野,一株绿草是佛;宁静无声的雪夜,一盆炭火是佛;苍茫无际的江海,一叶扁舟是佛;色彩纷呈的世相,朴素是佛;动乱喧嚣的日子,平安是佛。何时见佛?在流年里等待花开,处繁华中守住真淳,于纷芜中静养心性,即可见佛。

佛的梵音空灵静远,渐渐领悟,天然璞玉,需要时光的雕琢。锦瑟人生,则要禅心的滋养。且将繁弦急管,交付给丝竹清音;用凡尘烟火,换一盏玉壶冰心。在无常世间,面对不可预测的明天,今日所能做的,就是静心坐禅,养我性情。让自己慢慢从乱世风烟中走出来,变得干净而明澈。

《六祖坛经》云: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

光阴还是那样,有增无减,草木依旧长青,只是我们不再年轻。年月深长,人生走过的片段总是似曾相识,那是因为季节在往返,故事在重复,而世人也终究如此,别无他恙。有一天,时间会吹散一切,所有的猜疑,所有的迷惘,以及所有的不安都将隐去,直至一尘不染。而那些封存在岁月里的窖酿,也会在适当之时开启,于某个风清月朗的日子,淡淡品尝。

就让我做一剪闲云吧,没有来处,不知归途,在寥廓的苍穹飘荡。有缘的人看见我,将我写入诗中,描进画卷,编进梦里。无缘之人,就这么擦肩,擦肩吧,擦肩并非是无情,而是让缘分走得更久远。

人问寒山路,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月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仿佛只要一跟人提及禅佛,都会觉得,那是一种虚幻缥缈的境界,有着不可领悟的玄机。却不知,深刻的底蕴,表达的即为朴素的道理。而朴素的外在,却寄寓深沉的内涵。

我们总把佛界看作是谜,费尽心思地想要琢磨出最后的谜底。却不知,人生一局棋,关于输赢,我们总是无能为力。迷惘之时,多半在局内,当你了悟的时候,人已在局外。若用平和的心态,看凡间一切,简单明了。若用复杂的心态,看万丈红尘,则为世相所迷。 这就是所谓的有味是清欢、繁华见真淳的涵义。

所谓得闲便是主人,也许我们更应该将远志封存起来,用闲逸的山水蓄养,于杯盏中自在把玩。看一场烟雨,从开始下到结束;看一只蝴蝶,从蚕蛹到破茧;看一树的蓓蕾,从绽放到落英缤纷。不为诗意,不为风雅,不为禅定,只为将日子,过成一杯白开水的平淡、一碗清粥的简单。也许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少一些失去,多一些如意。

曾记得宋代大养生家陈直说过人生有十美:读书、谈心、静卧、晒日、小饮、种地、音乐、书画、散步、钓鱼。魏晋文学家嵇康也在《答向子期难养生论》中写到: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精散此五难也。故要能有闲庭散步、煮茶论诗、东篱采菊、日落南山的人生美事,皆因心空。

唯有空的心静,才能静安人间,才能享受人生十美。而如今,仿佛享受生命所带来的乐趣却成了极其遥远的事情。

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个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也许我们无须知晓其间的深意,只知道无论时光过去多久,佛法与天地同存。我们只做宇宙万物中那一种属于自己的生灵,安静生长,平凡度日。

于佛,不求前生,前生望不穿,空耗今生之分秒。不求来生,来生如尘似埃,泯然众生里。不求今生,今生认真走着,欢喜爱着,浮沉淡然,悲喜坦然,还有何憾?

与佛对望,平等相望,佛那无的玄机表情,我只浅悟我浅意,终于明了,放下,即天堂。心存美好,即天堂。人生即禅,你就是佛祖。

梵音随风飘,烟际认楼钟,啜饮甘露泉,沁凉卧云松。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不过是在平淡的岁月里,做着庸常的自己。因为迷惘,因为疲倦,因为悲哀,所以会在不经意的日子里,焚一炷檀香,听一曲心经,养几株睡莲。为的是,洗去一些浮尘,邂逅一段机缘,沾染一点佛性。而佛固守着它的莲台,在灵山胜境,等候众生去烧香祈福。任何时候,都不会太迟,因为那道门槛,永远为我们敞开

禅是清净,不是死寂;禅是修心,不是无情;禅是担当,不是避世,也许禅在每个人心中,都筑了一间小巢,是为了给俗世的你我,遮避风雨。它不情深,不缠绵,只在若有若无的日子里,与我们共有一剪岁月,共修一段缘法。

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以空为乐,静里乾坤 才得以禅香入欢。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院校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