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逐水草而居,择丘陵而处”的远古时期,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时至今日,水更是人类生活当中永远的话题……
水是一种物质。晋朝郭璞著《玄中记》指出,“浮天载地者,水也”,“高下无不至,万物无不润”,对水的物化性描述可谓最为形象,对水的实用性评价可谓最高。近代以来,有人将水的作用归结为五大领域:在治国安邦方面,政治家往往通过治水而赢得民心、安定天下;在社会经济领域,可以通过治水,发展农田灌溉,提高谷物产量,改善民生;在军事领域,古今中外不少军事家都善将“水攻”作为一种战术,往往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在社会科学领域,许多哲学家以水释道,提炼出了“上善若水”,“智者乐水”等千古名训;在自然科学领域,许多科学家以水为媒,精研避害趋利,探求自然规律,追寻治水最大效益。
其实,人对水最广泛的“物化”利用还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好水是百药之王”,“好水是长寿之源”,“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美国著名医学博士巴特曼近年编著的《水是最好的药》更是红极一时。还有人把“喝水”编成了四季歌传唱:“春季喝水养肝清心,夏季喝水防暑降温,秋季喝水养肺抗燥,冬季喝水御寒防病。”可见当代人对水的关注程度是多么的深。
水是一种文化。人类在追求水的物化性的同时,也一直进行着对其文化属性的探究。在水文化的百花园中,先贤们的学说可以说最为争奇斗艳、影响深远。《老子·八章》这样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告诫人们要效法水的处世哲学——谦卑、宽容、无争;庄子为我们设计的“道”则更具借鉴意义。庄子曰:“水之性,不杂则清,”“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意思是水静则清,水动则浊,人们要“心如明镜台”,不可掺杂念。
对水文化的感悟,最深刻的莫过于文人骚客。古往今来,他们借水抒情,留下了无数千古佳句。感慨人生的,如孔子的“逝者如斯夫”,讲的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汉乐府·长歌行》咏“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谕年轻人要珍惜青春,有所作为;触景生情的更多,如张九龄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相思情;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友谊情;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是离别情……
水,养育万物的水,是人类永远的关注,永远的情怀。
以上就是查字典大学网为同学们带来的“水悟”内容了,希望看完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力量,对同学的生活有所启示,更多内容在这里,请继续关注我们。
2016年12月大学英语六级词汇看图记忆(27)
2016年12月大学英语六级词汇看图记忆(28)
2016年广东深圳市公务员考试拟录用公示(一)
2016年安徽黄山公务员警察职位面试名单
2016年广东汕头市公务员考试体检有关问题通知
2016年广东潮州市公务员考试考察公告
2016年江苏南京公务员考试拟录用公示(第二批)
2016年云南楚雄州公务员面试及后续工作公告
2016年12月大学英语六级词汇看图记忆(30)
2016年12月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写作范文:面对挑战
2016年12月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写作范文:名言警句
2016年12月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写作范文:帮助他人
2016年12月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写作范文:教育不公平
2016年12月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写作范文:学习方法
2016年12月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写作范文:态度决定一切
2016年12月英语六级词汇复习:高频词组(2)
2016年12月英语六级词汇复习:高频词组(3)
2016年12月英语六级词汇复习:高频词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