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看过《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书的作者周励,在形容自己想要的生活时,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儿女半聪半娇嗔,工作半紧半悠闲,生活半丰半勤俭,读书半洋半轩辕,心情半佛半神仙。
这是她向往的一种生活,多么幸福惬意!但从文中的一个"半字,便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态度:知道生活给予我们的,不可能是"全部,所以,只要其中一半就够了。特别是最后一句:"心情半佛半神仙。真正要达到这种境界,那得修行多少年?
这是一种做人的境界。人的私欲,往往会让人希望得到很多,且还不满足;也会看到别人得到了,而怒火中烧、妒忌由生。其实,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那些人在得到一些东西时,同时,也会失去一些东西这个"失,也包括"付出。得与失,是生活给予我们的十分公平的分配,没有人从不付出,而只一味得到的。
很多人对生活,总是充满着无限美好的想像,憧憬自己一生都一帆风顺,没有一点坎坷,那只是一种过于奢求的幻想。有这样的幻想,说明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生活,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去挑战生活。生活,就是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的综合体,你只要有一颗快乐、热爱的心,就能够应付自如。
作为有思想的"人,对于生活的要求,我们只能要"一半。看过一篇写地震的文章,说的是一位幸存者失去了双臂。当医生告诉他:"你的双手有可能会全部锯掉。医生说这话时,很担心他受不了这个打击,精神失控。没想到那位幸存者说:"锯吧,我只要还能活着!
对于一个与死亡擦肩而过的人来说,只要活着就行,该舍的就得舍去。
我带的最早的一届学生中,有一个家境不好的男生,高中两年,我从没见他笑过,总是一脸愁苦郁闷、心事重重的样子。
我觉得,年轻人应该是阳光活泼的,何况他家并没有什么大灾大难,无非是家境比别的同学差些,这不足以成为他愁苦郁闷的借口。于是,我找他谈话。他说,他觉得他的命比别人苦。我说,那是你对生活要求太高了。
听我说完这句话后,他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我知道他是不理解我的这种说法。我说:"相对于那些正当青春年华却意外失去生命的人,你命苦吗?和那些生活无着沿街乞讨的人比,你命苦吗?相对于那些失学在家放牛的孩子,你的命苦吗?送你一句话:不要只盯着自己看,多看看别人,你会发现有很多人生活得不如你,可他们仍然微笑着生活。
从来没有不劳而得的收获,也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生活,做人的境界,就是不要只盯着自己看,要多看看别人成功背后的付出;也不能要求太多,我只要"一半,或是一半的一半,我们的人生就足够快乐!
以上就是查字典大学网为同学们带来的“做人的境界”内容了,希望看完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力量,对同学的生活有所启示,更多内容在这里,请继续关注我们。
国办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做好地震灾区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
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享公益性岗位补贴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
非沪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进沪评分办法出台
国家就业政策热点问题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关于规范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通知
跨省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能享受哪些鼓励政策
我国将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
大学生创业政策集合
人事部:对县乡级机关违规进人集中清理
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通知
高校毕业生能否享受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如何申请技能鉴定补贴
广安:12项活动助高校毕业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