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人都有说好话的时候,也有说坏话的时候,但什么时候该说好话,什么时候该说坏话,这就复杂了。从人的本性上讲,谁都爱听好话,讨厌坏话,我就没听说过有人说了别人好话,反遭辱骂的。
有些明明是硬道理的话都不敢直说,如触龙说赵太后,极其典型。为了你皇室的事操心还得先把嘴巴上抹满了蜜,可见好心也不能把话说得难听。
有医学专家研究证明,人听到别人说他坏话时生理上的化学反应特敏感,心情会晴转阴,情绪上立刻进入难受难忍的状态;听到人家说他好话心里舒服、高兴,精神状态愉悦。这是人的本能吧,听好话有利于身心健康,听坏话不利于心理康健。
可你爱听好话不行,因为人的自私决定了人们是不会无缘无故地对你说好话的,别看说别人好话没什么物质成本,可人们照样吝啬。就连熟人见面说声礼节性的“你好”都不情愿,就是违心地说两句,“你今天的气色真好”,“你今天穿得这么漂亮”,好像自己就吃了大亏。
其实人与人之间只要不是什么原则的事儿,不是上下级的关系,我主张还是多种花、少栽刺,好话一句暖三春,人际关系之间的润滑、和谐缺不得彼此多说好话。谁多说了,谁也能接受到好话的回报。
所谓的坏话,也有两种,一种是恶意的伤人,另一种为善意的批评。恶意伤人的话,连有装船肚子的宰相都不爱容纳,更别说芝麻官衔都没有的凡夫俗子了。就是善意的批评也没人爱听。
这也来不得勉强,人家不爱听你善意的批评我们就少说,尊重人家的感受。
但对那些担负着社会角色的人则不同,他们的身份决定了他们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他们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直接的关联,批评他们不是批评他们个人,是问责他们的行政行为。
若批评不能自由,说再多的好话就都没了意义,那不过是阿谀奉承了。就像如今下级对上级送上的好话,局外人听着就恶心。违心地说好话,是因为接受好话的那个家伙有回报你好处的权力。听别人好话也是有成本的。
做人做事,得有一份自知之明对好话、稀里糊涂对坏话的心态才行。在这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嘴巴早就“无组织无纪律”了,我们对坏话的态度,听着就是了。那么多网友说于丹、余秋雨没文化,也没人当真呀。真假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让公民对公众人物有说好话与坏话的自由。
以上就是查字典大学网为同学们带来的“好话与坏话”内容了,希望看完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力量,对同学的生活有所启示,更多内容在这里,请继续关注我们。
办公室恋情恶果VS好处
90后求职女生吴丽春:“相信勇敢之后必有春天”
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亟须顶层设计
职场为人处世三大准则:爱岗敬业 不卑不亢 自信坦然
创业,会给职业生涯加分多少?
中国IT城市满意度排名
15个细节助你走向美好的职业生涯
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排名 上海居首
大学生利用过年前短短的十几天兼职
大学生如何弥补自身的求职劣势
彩虹族成职场白领新宠
高校“求职达人” 毕业即获50万年薪 做好职业规划
别把职业规划当成口头禅
2010全球城市排名中国七城市上榜 北京排名十五
新兴职业发展遇瓶颈 或"无地用武"或"有市无人"
大一小伙骑单车37天到拉萨 全程2166公里
关于主动性的三个小故事
职场白领热门电影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