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有这样的体验,明明一天什么都没干,却感觉特别累,也很疲倦。其实,问题就出在什么也没做上。做心理咨询、讲课,我知道今天时间去了哪里,但在办公室很难让我产生出确定的意义感。踏实感,让我们可以痛痛快快地沉浸于工作。不怕疲倦,怕只怕什么也没做。
我发现在办公室里,大部分工作是文件报表,并不怎么费脑,然而累得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干。做咨询和讲课时,用脑强度理应更大,事实上结束以后却精力充沛,晚上回家还能写点东西。做心理咨询、讲课,我知道今天的时间去了哪里,但是在办公室里很难让我产生出确定的意义感。倒不是说工作本身没有价值,而是说很难感觉自己和未来、和他人、和更大的世界有联系,很难感觉到自己是更宏大而有序的整体的一部分而这是意义感的本质。
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说过:人生作为一种活动本身,就是创造意义的活动。建构意义感这件事不仅是我们的生物本能,甚至可以等同于生命活动的全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什么也没做反而是最累的。坐在钢筋水泥的办公室里,终日和文件、盖章、领导打交道。看似清闲,实际上需要耗费大量的心力,才能不断确认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存在价值。
除了薪酬,今天的人很难直观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有时候,我们甚至为自己的工作感到沮丧和心虚。这种隐秘的挫败感,就会让我和世界之间筑起一道屏障。我们很难为自己的生命画出一幅确定的、有意义的地图。我们感到自己只是庞大世界里的一颗小螺丝钉,却看不到这颗螺丝钉究竟如何成为这个世界运转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的不是客观的价值,而是对他人的意义。不妨问问自己,就算做的工作琐碎无聊,但是否可以给他人带来正面的影响?一旦确认了这一点,我们就与世界建立了联系,从而产生出只要老老实实地待在这里,做现在在做的事就好的踏实感。这份踏实感,让我们可以痛痛快快地沉浸于工作,无须怀疑,无须寻找。不怕疲倦,怕只怕什么也没做。
人生这件事,不是只有努力就够了
胡因梦译文:工作,本就是一场修行
28岁年轻人从1块钱的创业灵感到年赚百万的创业故事
彭麻麻出席联合国活动全程英文演讲稿和视频
别总给自己留退路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为什么却当不了院士?
不过度牺牲,才会幸福
屠呦呦获2015诺贝尔医学奖,网友撰写《史记·屠呦呦传》
《港囧》票房超12亿跻身前十,从港囧影评看徐峥成长路
王小波:人年轻时,最头疼的事,就是决定这一生要做什么
王宝强溺爱女儿背后的辛酸成长史
水均益育儿感悟:别以为自己是家长,就能左右孩子的命运
苏岑:你能令你的男人骄傲吗?
女孩,你永远活不成别人嘴里的“姑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濂:“不就是”与“又怎样”
感人落泪的情感,30岁少妇和比她大15岁的矿工
一位幼儿园老师的吐槽:来生,我不想做幼儿园老师了!
一个真实的婚姻故事,献给没有离婚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