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以来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心静如水,处变不惊。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何谓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麇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通俗地讲,静气就是“能沉得住气”。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要抵御前秦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但是,主帅谢安此时却在后方指挥所里不慌不忙下着围棋。等到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然后又继续下棋。旁边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上前询问前方战况。此时,谢安才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已破敌。”毛泽东在长征途中面对万千敌军的围追堵截,泰然处之,用“静气”一次次带领红军化解危机,创造出夺占娄山关、四渡赤水等一系列辉煌战例,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在“谈笑间”让蒋家王朝“樯橹灰飞烟灭”。
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航天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心率始终在每分钟70次左右,绝对称得上心如止水。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用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万众瞩目、全球媒体关注的情况下,要保证200多次各种各样的操作实现零失误,对于常人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杨利伟做到了,并且完成得如平时练习一样镇定从容。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经过十几年如一日不厌其烦的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普通人也能完成这样的操作。的确,培养静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个过程就如“铁杵磨针”一样充满了艰辛和耐心的历练。
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就是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恐慌。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还要善养正气。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气要靠正气来支撑。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无欲则刚,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
以上就是查字典大学网为同学们带来的“成大事者必有静气”内容了,希望看完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力量,对同学的生活有所启示,更多内容在这里,请继续关注我们。
2016年浙江瑞安市公务员考试拟录用人员公示(二)
2016年湖南怀化市委宣传部遴选机关人员公告
2016年安徽池州市公务员考试录用考察公告(第一批)
2016年湖南怀化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选调公告
拿来主义:如何从申论材料中找到锦囊妙计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解题小技巧
申论公文写作中慰问信的具体写作方法讲解
申论文章标题的命制:秧好一半谷 题好一半文
2017国家公务员报考条件有哪些?
2017应届生如何选择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
在职人员如何选择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
名言佳句大全:1000句申论作文常用经典名言名句汇总(二十)
行测题库:2017国考行测每日一练数量关系练习题答案08.03
行测题库:2017国考行测每日一练数量关系练习题08.03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充电站:如何速解排列组合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如何快速解答空瓶换水问题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人行道须保证2米宽”是对步行权的维护
2016公员考试面试热点:高校冲动涨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