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事,宜高则高,宜低则低。高薪、高寿、高兴,高科技、高效益、高速度……人皆爱之,“诺奖”级的精英、精彩、精品,越多越好。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高明的建筑师,也得从夯实地基开始。一切“高”都是从“低”处起来的。一座城市的文明评价,不在于其楼多高、街多宽、富人多阔,而在于其小街陋巷是否平整,公共厕所是否洁净,平民收入是否小康。一位官员的官德评价,不在其公共场合的侃侃而谈,而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私底下,他是否光明磊落。
如今提倡“记者下基层”,此中有深意。“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在大凉山采访“失依儿童”吉火日尔,眼见这孩子用柔弱肩膀背柴,照顾爷爷奶奶和小弟,一天吃两顿土豆……小小年纪成了家里顶梁柱,女记者报道时声近哽咽……这里凸显出一个大道理。中国还有一亿多贫困人口,留守儿童就有5800万。下基层,是中国的古老文明“雪中送炭”,更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关键。眼下“三大差别”和“穷富悬殊”的个中滋味,亟须众所周知、众手捧柴。
人之一生起起落落,高高低低。顺风顺水未必成就人,遭遇横逆未必就完蛋。
曾有人问苏格拉底:“天地间有多高?”曰:“三尺。”
又问:“人有五尺,那还不把天戳个窟窿?”
苏格拉底笑答:“所以那些高于三尺的人要学会低头,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
以上就是查字典大学网为同学们带来的““低”有“低”的韵味”内容了,希望看完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力量,对同学的生活有所启示,更多内容在这里,请继续关注我们。
中国需要怎样的“世界一流大学”
刘一锋:清华大二休学只为“八度阳光”
全球创新交流学院启动双学位硕士项目
我国高职教育专业总数调减至747个
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大赛启动 廖昌永任梦想导师
想看北京老胡同?北大退休教授:不推荐南锣鼓巷
邵辉:做一个朴实无华的教书匠
首届大国法治论坛常州举行 话题引中外专家热议
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学?(协商之路)
广州54所学校现艾滋学生病例 男男同性传播占74.76%
国际著名高校共建 交通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
全国大学生竞唱“校园好声音”
专访澳门城大梁文慧教授: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造福社会
清华学子调研:中国“慕课”注册率高 成功率低
北京一民办高校教师全体罢工讨薪 千余大学生盼复课
80后斩获“科学突破奖” 马云等资助巨额奖金
1亿元“珞珈创新天使基金”在武大发起设立
浙江高校首创“互联网+”思政课走红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