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指一个人从生到死的过程。
从生到死,是生物学上的自然现象,人人难免。有趣的是,虽然凡人皆有死,但是没有人仅仅以从生到死的生理变化为满足,总在设法做一些超乎生死学范畴的事,有时做得热切认真,好像不知道自己会死似的。
“热切认真”是“执着”,“不知道自己会死”是“无明”。世间有许多执着而无明的人,为了名利与权位而糊里糊涂牺牲了。我们由他们的执着看出他们在潜意识中向往某种境界,但是他们的无明却使这种境界无从显现,最后还是堕入漆黑一团的人生观。
当一个人存其执着而去其无明时,人生境界自然展现出来。以爱情为例,恋爱的人没有不执着的,但是无明与否则关系重大,有人为爱杀人,有人为爱自杀,有人为爱诈欺,有人为爱铤而走险、危及社会,此中原因即是无明。再以知识为例,知识是培育人才、改善社会、建设国家与推动文明的主要条件。但是就个人而言,知识也可能表现执着与无明两面。譬如我们熟知的一句古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委实道出许多人的求知态度:以知识为手段,谋求个人的福利,一旦目的达到,就此束书不观,放逐自己的心灵;另一种是“为知识而知识”的求知态度:由于体验书中自有天地,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必欲探得宇宙与人生的真相而后止。这两种求知态度,前者以知识为手段,自然难以涵咏书中乐趣,甚至以求知为苦,当然谈不上境界,这是因为无明的缘故。后者以知识为目的,逐渐摆脱无明的局限,使主体的才性日趋完美。假使再进一步,以知识为“成德”之资,从“认识自己”开始,经过“读圣贤书,所学何事?”砥砺品德、精益求精,然后再“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以知识引导众生,造福社会。这种求知态度就充分证明人生是有境界的。
以上就是查字典大学网为同学们带来的“人生有境界吗”内容了,希望看完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力量,对同学的生活有所启示,更多内容在这里,请继续关注我们。
办公室恋情恶果VS好处
90后求职女生吴丽春:“相信勇敢之后必有春天”
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亟须顶层设计
职场为人处世三大准则:爱岗敬业 不卑不亢 自信坦然
创业,会给职业生涯加分多少?
中国IT城市满意度排名
15个细节助你走向美好的职业生涯
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排名 上海居首
大学生利用过年前短短的十几天兼职
大学生如何弥补自身的求职劣势
彩虹族成职场白领新宠
高校“求职达人” 毕业即获50万年薪 做好职业规划
别把职业规划当成口头禅
2010全球城市排名中国七城市上榜 北京排名十五
新兴职业发展遇瓶颈 或"无地用武"或"有市无人"
大一小伙骑单车37天到拉萨 全程2166公里
关于主动性的三个小故事
职场白领热门电影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