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指一个人从生到死的过程。
从生到死,是生物学上的自然现象,人人难免。有趣的是,虽然凡人皆有死,但是没有人仅仅以从生到死的生理变化为满足,总在设法做一些超乎生死学范畴的事,有时做得热切认真,好像不知道自己会死似的。
“热切认真”是“执着”,“不知道自己会死”是“无明”。世间有许多执着而无明的人,为了名利与权位而糊里糊涂牺牲了。我们由他们的执着看出他们在潜意识中向往某种境界,但是他们的无明却使这种境界无从显现,最后还是堕入漆黑一团的人生观。
当一个人存其执着而去其无明时,人生境界自然展现出来。以爱情为例,恋爱的人没有不执着的,但是无明与否则关系重大,有人为爱杀人,有人为爱自杀,有人为爱诈欺,有人为爱铤而走险、危及社会,此中原因即是无明。再以知识为例,知识是培育人才、改善社会、建设国家与推动文明的主要条件。但是就个人而言,知识也可能表现执着与无明两面。譬如我们熟知的一句古谚“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委实道出许多人的求知态度:以知识为手段,谋求个人的福利,一旦目的达到,就此束书不观,放逐自己的心灵;另一种是“为知识而知识”的求知态度:由于体验书中自有天地,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必欲探得宇宙与人生的真相而后止。这两种求知态度,前者以知识为手段,自然难以涵咏书中乐趣,甚至以求知为苦,当然谈不上境界,这是因为无明的缘故。后者以知识为目的,逐渐摆脱无明的局限,使主体的才性日趋完美。假使再进一步,以知识为“成德”之资,从“认识自己”开始,经过“读圣贤书,所学何事?”砥砺品德、精益求精,然后再“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以知识引导众生,造福社会。这种求知态度就充分证明人生是有境界的。
以上就是查字典大学网为同学们带来的“人生有境界吗”内容了,希望看完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力量,对同学的生活有所启示,更多内容在这里,请继续关注我们。
大数据判定公务员考试雷同试卷,是否有失公平?
江西新政:基层干部晋升有新渠道
2018年各省公务员考试常考的77条文学常识
2018年公务员考试必看:关于“湖长制”考点
201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女士停车位
201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铁路公安系统考情分析
2018年国考成绩发布后未进面试?还有调剂
2019年国考时间确定?重庆官网发布考试计划
2018年国考结构化面试考官眼中的评分标准
习近平“一·五”讲话,这10大论述很重要_2018年公务员考试必看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海关系统考情分析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和省考都进面试了怎么办
西南政法大学2018考研成绩查询及查分登记程序
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考研成绩公布及查询事宜通知
各专业历年考研国家线(2013年-2017年)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8考研复试资料(含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考研复试资料
重庆交通大学2018考研复试资料《给排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