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来考验其智慧,也常向自己提问,借以反思,其中的“三个最”,颇有深意。
最大的麦穗。苏格拉底让几位学生走进麦田去摘麦穗,不能回头,看谁能摘到最大的一束。有些学生刚走几步,看到较大的麦穗就摘了,以后有更大的麦穗只能放弃,心里充满懊丧。也有些学生总觉得前面会有更大的麦穗,直到快走出麦田才凑合着摘一束,却错过了最好的机遇。只有一个学生先仔细观察麦穗的长势、大小、分布规律,选择了一个看起来最大的麦穗,然后就快步走出麦田。苏格拉底借此告诉学生:在寻求目标时要学会审视,掌握好度。目标既不能太高,也不必太低,一旦选定,便不犹豫。智慧就在全面审视和把握好度之间。
最简单的运动。一次,苏格拉底要求学生把手臂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每天甩臂三百下。学生认为这么简单的事人人都能做到。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起谁坚持了这项运动,有九成多学生举起了手。两个月后,他再提问,坚持下来的只有八成。一年后,他又问及,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便是后来同样著名的柏拉图。“坚持”当然不等于智慧,但却是成为智者的前提条件。苏格拉底的伟大在于,他把脚踏实地的“坚持”看作智慧的一部分,而不鼓励那种投机取巧的“小聪明”。
最聪明的人。一次,苏格拉底的朋友到德尔斐神庙请示神谕,询问苏格拉底是不是希腊最有智慧的人,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苏格拉底知道后十分惊诧,因为他一贯以无知自居。于是,他到处找“聪明人”对话,以证明神谕错了,然而,却失望地发现那些据说聪明的人实在不怎么样。苏格拉底终于悟出了神谕的含义:他之所以被认为是最聪明的人,不是因为他有知识,而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无知。一个自以为智慧的人不会再去追求智慧,而一个自认无知的人才会对智慧忠诚,毕生热爱和追求智慧,从而不断趋近智慧。
以上就是查字典大学网为同学们带来的“苏格拉底的“三个最””内容了,希望看完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力量,对同学的生活有所启示,更多内容在这里,请继续关注我们。
猎狗和野兔赛跑
2017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习近平读本之讲好中国故事
人民时评:在信访之初就把责任压实
2017年国考报名最终过审达148万人
2017国考148.63万人通过资格审查
2017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四川公共笔试申请减免报考费用等通知
2017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共笔试涉密部门报考人员现场确认通知
关于万圣节的微信文章
关于圣诞节的微信文章
万圣节微信公众号文章
万圣节的微信推送文章
2016年下半年四川自贡公开录用人民警察公告
四川省人事考试机构咨询电话表
2016年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报名注意事项
2016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招录有啥不一样?
2017年国考报名最终过审达148万人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共148.63万人过审
2017年国考报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