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不符合老鞋的三步曲,也就是不符合常识。
中国英语教育也与常识高度背离。
试看两大脱节。
一、英语与交流脱节
按照老百姓的看法,语言该是拿来交流的。外语应该是拿来跟老外交流的的,包括口头与书面。
一切都应该围绕这个标杆:一致的应保留,不一致的该出局。
全国人民学得热火朝天,学得如何且不论,没见几个人真要读英文资料,或者跟老外说上话。
脱离了英语的工具性,脱离了交流的根本目的,英语教育就只剩下两个字——折腾。
胡主席号召我们“不折腾”,几时能贯彻到英语教育中来啊!
老鞋不是极端主义者,也过了愤青的时段,并不主张全面废除英语教育,或者以民族主义的理由来打压英语,只想说:该学的学;该学好的要三花聚顶;只需要蜻蜓点水的就不要非登堂入室;一辈子跟老外扯不上啥关系的,就别穷折腾了!
二、基础与应用脱节我要收藏
这个前篇博文曾经提及,再复述一下。
非得要学的时候,就产生了怎么学的问题。俺们中国教者学者,又有点迷糊了。整天词汇、语法,英语还是不会——还是一个折腾。
听说读写的应用是目的,词汇语法语音是基础是手段。
对应用最有用的,才是好的词汇语法学习,应该坚持鼓励。
对应用帮助不大的,是垃圾的词汇语法,应即废止。
中国人尤其是语法,一个一个大家你方唱罢我登场,传说中语法是讲得很透很牛,只是听说读写还是不会。
靠!不能搞定阅读写作,那是什么鸟语法?垃圾也!
词汇界那也是神仙林立,真是背下来了,还是读不懂写不出。
那又是什么鸟词汇?垃圾也!
老鞋不会说“自认为邪说英语是好东西”这样的废话,王婆卖瓜是自己的好,换了黄婆那也一样——都是人嘛。
只想让教者学者稍微停下来思考一个问题:
英语不是拿来用的吗?
我们不该以“有用”作为对学习方法的判断标准吗?
我们不该以此判断一切,包括权威的,如谁谁谁,和不权威的,如黄老鞋吗?
办公室恋情恶果VS好处
90后求职女生吴丽春:“相信勇敢之后必有春天”
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亟须顶层设计
职场为人处世三大准则:爱岗敬业 不卑不亢 自信坦然
创业,会给职业生涯加分多少?
中国IT城市满意度排名
15个细节助你走向美好的职业生涯
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排名 上海居首
大学生利用过年前短短的十几天兼职
大学生如何弥补自身的求职劣势
彩虹族成职场白领新宠
高校“求职达人” 毕业即获50万年薪 做好职业规划
别把职业规划当成口头禅
2010全球城市排名中国七城市上榜 北京排名十五
新兴职业发展遇瓶颈 或"无地用武"或"有市无人"
大一小伙骑单车37天到拉萨 全程2166公里
关于主动性的三个小故事
职场白领热门电影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