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3000所高等院校,985、211高校占比非常小,中国办教育就是为这些学校办吗?应该是整体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一则“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废除”的传闻去年在网上引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顾也力谈到此问题时表示,教育公平一个重要方面是政府投入要更均衡化。
未来高校投入方式更科学合理
教育部上月发布2015年工作要点,首次没提及“211”、“985”工程。而在教育部网站公布历年工作要点,2003年至2014年的12年,每年均会出现“211”、“985”两项工程(“211工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已纳入工作要点),进行部署。
顾也力说,“985”、“211”不是说取消,但去年开始政府层面不再对其进行特别投入,说明政策在调整,“之前国家的集中投入,在优质大学的形成、一些高校科学研究水平与教育质量提高等方面起了作用,但也引发诟病,即教育投入模式形成三六九等的等级观念。甚至有企业在招聘中要求非‘985’、‘211’高校不录取,更是违法违规。它所产生的负面效果,越来越大。”
有教育界别委员、某高校校长坦言,未来对于高校投入方式会更科学合理。今后,国家层面将加强顶层设计,突出绩效原则,鼓励改革创新,“谁绩效好,谁得到财政投入更多,绩效可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
建议制定高校法明确高校权责
其实,早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朱玉华建议取消高校划分“一本、二本、三本”,让高校公平发展。他说,高考招生“一本、二本、三本”划分实际上使得民办高校只能戴“三本”的帽子,很难在招生中获取优质生源。民办高校无论实力强弱,却在公众中形成“三本”即“末流”的符号印象,学生找工作比公办高校要困难。
因此,朱玉华建议取消民办高校招生的“三本”批次设置。昨日,朱玉华说,教育部已经在给予答复,称目前正在进行研究,未来将逐步淡化“一本、二本、三本”的划分,“总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重视起来就好。”
今年,他又带来两个关于教育的提案,提出要保证高校的法人地位,制定高校法,明确高校权利、地位与责任,解决政府、学校与教师之间的矛盾。目前民办高校中仅四所获得公开发行学报的资格,希望开通渠道,让民办高校学术成果也得到展示。
高考招生“一本、二本、三本”划分,实际上使得民办高校只能戴“三本”的帽子,很难在招生中获取优质生源。民办高校无论实力强弱,却在公众中形成“三本”即“末流”的符号印象,学生找工作比公办高校要困难。
新学期励志语录
顺势而为
积极向上的励志语录
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素材积累:抗疫模范人物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守好公共场所一米线!
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素材积累:习主席谈命运共同体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5G技术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2020公务员考试行测5个模块这样复习,效率翻倍!
公务员考试难吗?有5条捷径可走,看你符合吗?
不要怀疑信念的力量
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积累:《论语》精华60句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发放“消费券”应量力而行
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如何抄材料?分享两条技巧
基层岗位人员可以转编,分两种情况,已有省份实施
为挣脱束缚而努力
把“大海”搬到桌子上
毕业论文格式4篇
会计毕业开题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