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扬州大学围绕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情况发布一项调研成果。成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受助者中,对资助政策执行情况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达到20%和69%,与此同时,66%的同学认为经济困难让自己产生了尴尬甚至抵触心理,而57%的同学认为贫困生认定过程给自己带来了焦虑或抑郁等情绪。
调研表明,高校贫困生不仅经济匮乏更伴有一定的精神创伤。一方面贫困引发了家庭解体、生活动荡、关系冷漠等伤害,使这一群体产生心理负担;另一方面,受助学生被贴上贫困的标签,群体怀疑和群体疏离也可能随之而至。
据了解,本次调研共向江苏省13所高校的2182名受资助的贫困生发放了问卷。“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扶助是教育者不容忽视的课题,扶贫要先扶志。”扬大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刘佳表示,“高校应该为贫困生提供充分的社会支持和政策倾斜,要特别重视无差别化、话语机会和心理建设等等。”
手拉手远离毒。品“瘾”患,心连心同筑禁毒长城
重拳扫毒。品,筑无“毒”青春
防疫之心不可无,反邪之事不可怠
三下乡感悟:木里救火,敬业战士--张浩
访谈身边榜样,弘扬时代精神
疫情当下:抵制邪教渗透,筑牢反邪防线
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
浙江大学生反邪宣讲:无畏挑战 ,自我成长
浙江学子云入社区:以你之名,作你之舟
禁毒齐心协力 让毒无处遁形
浙海大东科实践团:携手青年,创无毒未来
用心走好防疫防邪之路
人生得意也需“度”,莫使毒。品害终生
浙江学子访退伍海军:护蓝色海洋,圆青春梦想
让青少年远离邪教的侵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东科学子齐抗疫,万众一心反邪教
小手大手拉,全民齐禁毒
浙江学子禁毒在行动:茕茕“毒”立,致知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