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学生也不好找工作
12日,韩国迎来高考。统计显示,越来越多年轻人转投职业教育学校。过去3年,大学毕业后又就读职业教育学校的人增长了25%,达1379人。
有一技之长能生存
郑佳文:数据显示,今年2月,韩国15岁至29岁人群的失业率超11%,为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最高。一些年轻人即使能找到工作,也只能成为非正式员工。
李明波:在经济下行周期,大学教育确实不如职业教育吃香。从功利论角度看,哪种教育模式最容易找工作,哪种模式就最好。
赵海建:大学教育侧重理论研究以及文化传承;职业教育侧重实用技能的培养,面对的人群更广。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一旦比例失调,会在非学术领域造就一批眼高手低、缺乏实际技能的高学历人员。
郑佳文:韩国大学毕业生占同龄人比例很高,达到80%,连餐馆服务员都可能是大学毕业生。让所有年轻人都接受大学教育就是一种资源浪费。
李明波:大学大扩招导致高校入学率上升过快,而职业教育的人才太少,导致大学生就业难。这不是韩国独有现象。
赵海建:这种现象在中国也持续了好多年。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许多行业缺乏合格的技术人才。很多人潜意识中看轻技术劳动,让孩子接受职业教育过不了心里这道坎儿。然而,所谓“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似乎更符合生存之道。
职教助力德国经济
李明波: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严重匮缺,已成为制约一个国家产业升级与转型的突出问题,这也是先进的工业化德国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原因。
郑佳文:德国大学毕业生占同龄人的比例仅为20%,将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则是职业教育,并以此走上工作岗位。
赵海建:德国前总理科尔也认为,经过良好职业培训的青年是德国的最大资本。正是因为拥有大量技术人才,“德国制造”才有了响当当的名声。职业教育保就业,也是社会稳定的保障。
郑佳文:德国的职业教育不执著于为特定的工作培养技术工人,而是帮助学生为充满变数的未来做准备。学生也要学习数学、科学、语言和集成电路等综合知识。
李明波:如今,包括高铁在内的中国高端技术正不断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可以预见,职业教育在中国将越来越受重视。这既是人们的理性选择,也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需要。
上大学真的无用吗?
赵海建:大学生找工难,或者工作收入远低于职校毕业生,这催生了“读书无用论”。
郑佳文:读书有没有用还要看个人。有些人醉心学术,有耐心;有些人动手能力强。选对了路对职业发展更重要。
李明波:所谓“无用”与“有用”之分,大多是短期与长期之别。看待大学教育,我们要着眼于长期,不要急功近利。一些看似短期无用的知识可能是长期非常有用的知识。大学教育是为一生做准备。
以上就是查字典大学网为同学们带来的“职业教育走红 大学教育如何应招?”内容了,希望看完能够带给大家一些力量,对同学的生活有所启示,更多内容在这里,请继续关注我们。
北京打造信息网络创新城市
80后“房奴” 如何节省贷款利息
2010长三角城市服务经济指数 上海居首位
27省区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中国进入密集加薪期
求职攻略:就业季&跳槽季 公司HR选人有门道
大学生职业规划范文:走出人生的精彩
2003-2009年中国城市GDP排名
高校毕业生再掀“租房潮” “88后”求职如何租房?
北京1所小学坚持续写雷锋日记39年
2009年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排行
2010年生活费最高城市 上海、北京居亚洲前十
大学生职业规划书:用今天的画笔描绘明日的蓝图
2008、2009年中国国际化城市排行榜
中国绿化最好的城市排行榜 深圳居首
上海交通大学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 师生争做志愿服务先锋
2005-2009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
深圳确定宜居城市建设目标
生活规划书:尽力做,做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