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前的华润,七十年后现在的华润_名企解读-查字典大学网

七十年前的华润,七十年后现在的华润

2016-01-27 03:43:08pm

七十年前的华润,七十年后现在的华润。

七十年前,一间只有3个人的小商号开始在香港中环一个不起眼的小阁楼里挂牌成立,这就是华润的前身――联和行。

七十年后,维多利亚港旁,线条雄健的华润大厦上“华润”两个大字在东方之珠的璀璨夜色中熠熠生辉。

七十年的风雨历程,几代人荜路蓝缕,创业维艰,成就了华润今天的基业。

从“联和行”到“华润公司”

为了团结香港及海外支持抗战的民主人士,接受和保管各界抗日捐款和物资,采购急需的物资及药品,1938年,周恩来委派刚从莫斯科回国的杨廉安(秦邦礼)到香港创立了“联和行”(Liow、Co.),华润的历史由此展开。

1948年,联和行进行了改组扩大,更名为“华润公司”,“华”是中华的“华”,“润”是毛润之的“润”,蕴含“中华大地,雨露滋润”之意,钱之光先生为华润公司首任董事长,公司设在香港中环毕打街毕打行六楼。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独特贡献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华润公司始终心系建立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千方百计突破封锁采购和运送根据地和解放区急需物资,并在1947成功打通了香港至东北的贸易通道。1948至1949年,华润成功地接送了4批民主爱国人士,从香港赴北京参加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共商建国大计,保证了政协会议的胜利召开。

新中国与世界贸易沟通的第一道桥梁

从1952年起,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华润公司一直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公司在港澳及东南亚的总代理,成为新中国与世界贸易沟通的第一道桥梁。在长达30年作为总代理的日子里,华润坚实地履行了历史所赋予的职责,保证香港市场供应,协助内地制订对港及海外出口计划和扩大出口,衔接货源并建立销售网络,上世纪70年代经华润的对港出口总额已达700亿港元。同时,华润广泛与世界各国加强贸易联系,进口内地所需商品,赚取外汇,为计划经济年代的中国外贸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华润立足香港,稳健经营,建立了卓越商誉,在壮大自己基业的同时,又处处体现了对香港和祖国的承担。

向实业化转型,奠定多元化发展格局

1983年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的华润大厦落成,华润公司改组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顺应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形势,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华润通过加大自营贸易份额来取代传统的代理贸易业务,由此华润踏上了从贸易公司向实业化、多元化企业的转型之路。此后的20年里,华润努力发展中长线投资项目,重点投资了零售、房地产、电力、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逐渐趋向大型化和专业化,转型初见成效,从而为今天成为香港和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多元化企业之一奠定了基础。

1992年,华润集团注资上市公司永达利,更名为“华润创业”,成为华润系第一家上市公司。以此为起点,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借助香港楼市股市热潮,中国概念兴起等有利时机,五丰行、北京华润置地、励致国际等企业先后成功上市,华润正式开始了借助资本市场壮大企业的发展阶段。此后,华润积极和国际资本接触,通过扶植上市公司筹集发展资金,扩大经营规模,增强了华润集团的企业实力,同时依托资本市场严格的市场监督机制,使华润集团的资产和经营真正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再造新华润

2001年,华润集团提出用6-8年时间“再造一个华润”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实际上于2005年即提前实现。2006年,华润集团又提出“再造新华润”的宏伟目标,即以2005年的主要业绩指标为基数,至2010年或明2011年再翻一番。目前,“再造新华润”战略目标正在顺利推进中,华润集团的主营业务行业领导地位也进一步得到巩固截至2008年上半年,华润集团总资产已超过3000亿港元。

华润集团已连续多年保持快速、高质量、均衡地发展,业绩屡创新高。展望未来,华润集团将继续立足香港,面向内地,进一步聚焦主业,加强基础管理,塑造企业品牌,持续提升市场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实现新的跨越,迈向基业。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院校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